“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天耀中华,海载中华,社稷五色构成中华。蓝,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涵盖领域宽广而细腻,传递出独特的思想意义。蓝,没有红的炽烈和振奋,也没有黄的高贵和庄严。但是,天是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核心,天巍巍乎,至高无上,海荡荡乎,孕育万物。天海都以湛蓝、深邃,显示出无穷的智慧和包容。在蓝的历史积淀里既含蕴了成熟、厚重,又有着清新淡远、恬静浪漫。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是一座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黄色琉璃瓦只能用于皇宫和帝后的陵寝庙宇;亲王、世子郡王、贝勒等府第用绿色琉璃;蓝色琉璃象征天的颜色,用于与隆重祭祀有关的建筑;紫色、翡翠色的则多用于离宫别馆和皇家园林。乾隆帝为了与明朝的祭天礼仪有所区别,把三层檐都换成了蓝色琉璃瓦,直达天庭,天坛蓝遂得名。
天坛承载着人类对天顶礼膜拜最隆重的典仪,祈祷上天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在这里,无论威严的红,还是高贵金黄,都不能僭越蓝色,因为蓝是天的颜色,那蓝色蕴藏着人类和上天沟通的神秘。
举世罕见的通体蓝釉唐三彩马
这匹蓝釉三彩马通体釉色饱满,唯有腿的下部过渡到白釉时,蓝釉才逐渐稀疏下来。
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福建建阳窑),为国宝级珍品,是宋人斗茶用的。在一片漆黑中,一个个光圈闪耀着妖异的光芒,而且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看着就让人敬畏莫名,完全不像是人间烧出来的瓷器。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
《君台观左右帐记》中即有记载。曜变因为对窑温、烧造气氛等条件要求极高,所以极为难得。目前,传世曜变建盏仅四件,均由日本保留下来。在对建窑的考古发掘中也发掘有曜变盏的残片。
蓝夹缬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工艺,一直在浙闽交界的一代一代传承着。这种堪称我国传统印染工艺活化石、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手工技艺,被学术界冠名为“苍南蓝夹缬”。夹缬曾是唐代流行的印染工艺,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所穿着的便是夹缬彩装,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正仓院等也都有少量实物作为“国宝”珍藏。
夹缬是古老的雕版防染印花工艺,盛行于中国唐代。从文献及实物来分析,当时的夹缬印品既应用于服饰面料,也应用于屏风、帐袱等日用品、宗教用品。大唐皇帝曾经将其做为“国礼”,赠送给各国遣唐使。日本正仓院至今珍藏的彩色夹缬,就是当年遣唐使所带回。
早期的蜡染也使用型版,宋代文献还记载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是用镂刻好花纹的薄木版压住坯布,把溶化的蜡倒入花纹中,干后拆版浸染,形成花纹。再以后开始用竹刀或蜡刀描画,因此有手绘造型的特点,可以让人们借助形象符号表达某种特定的生活意义,也就是汉族常用的“寓意”形式。
元蓝釉白龙纹梅瓶出自中国元朝时期,它是元代瓷器制品的代表作。该瓶器型高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被称为元代蓝釉器中引人注目的艺术珍品。元蓝釉白龙纹梅瓶的火焰曲长呈波浪状,火焰的根部连有一颗小型宝珠,像浮动的珊瑚枝。满刻鳞片的龙身弯曲起伏,其动态与毛发的飘拂一致,神形兼备地展现了一条巨龙凌空腾飞,遨游于天际间。那矫健的身躯,飘拂的长发,坚硬的利齿,锋利的尖爪,尽显龙的威武、雄壮、猛然。在巨龙周边空间衬以四朵飘动的火焰形云纹,更加衬托出巨龙以其咤吒风云之势,腾飞于万里长空之中。
霁蓝釉瓷器釉色名。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传统蓝釉,以天然钴土矿为着色剂,除含氧化钴外,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这时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元代。入明以后,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多而质美,被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至清康熙时,更出现洒蓝釉、天蓝等多种新品种。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通体绘青花纹饰,分三组,肩部饰凤穿牡丹纹。腹下部绘仰覆莲纹和忍冬纹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四个菱形开光,分别绘有中国古代四位高士闲情逸致、恬静自然的场景。四组画面情景交融,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可谓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是全球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之一,国家一级文物。绘有“鬼谷下山”图,传神生动,画工细腻,堪称元青花绝世珍品。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制作最为精美而著名,故称“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清代官常服为蓝色
京剧蓝脸窦尔敦
五四后的学生蓝
青花元素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评论